2015-04-24  點閱數 (4675)

傳說中端午節的由來主要有四種~
這些端午節的由來所流傳的習俗是什麼呢?
本篇要告訴你端午節的由來造成了哪些我們現今常用的習俗唷~

端午節習俗的由來-划龍舟

端午節習俗的由來-划龍舟

據說是屈原投江後,村民們想找屈原的屍體,各造舟在江上打撈,後來就演變划龍舟為端午節習俗。
端午節習俗的由來-包粽子
當地的百姓被屈原的愛國情操所感動,於是就用竹葉包著糯米的飯糰投進江中給魚吃, 希望魚不要吃屈原的屍體,後來世人便在每年的五月五日,也就是 屈原自殺的這一天,有了包粽子的習俗。
端午節習俗的由來-掛菖浦、艾草
端午節起源於惡日,這是源於北方中原地區把五月五日稱為惡月、惡日,
所以會在這天進行驅邪避惡,才會有掛昌蒲、艾草、灑雄黃酒的習俗。
因為此時正當炎炎夏日,各種疾病極易流行,所以會形成此種習俗也是有道理的。
端午節習俗的由來-立蛋
若能在端午節當天的正午時能將雞蛋直立起來,表示未來的這一年會有好運的到來。
因為一般認為端午節正午,陽氣最重,所以能將雞蛋立起。 據聞若在端午節中午能把生雞蛋直立起來,來年便會鴻運當頭。
端午節習俗的由來-喝雄黃酒
據說屈原投江之後,百姓為了避免屈原護體被江裡的魚龍所傷,便紛紛把粽子、鹹蛋投人江中餵魚龍。 一個老醫生拿來一罈雄黄酒倒人江裡,說要藥暈魚龍。 一會兒,水面果真浮起一條暈龍,龍鬚上還沾有一片衣襟。 人們就把这条龙這條龍拉上岸,剝了皮,抽了筋,解除心頭之恨。 然後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和脖子上,又用雄黄酒抹七竅。 使那些毒蛇害蟲不敢傷害像屈原一樣心靈純潔的孩子們。
端午節習俗的由來-戴香包
佩戴香包也是一樣的意義,為的是驅邪避凶。
莊伯和表示,傳統香包多半只有老虎和公雞兩種造型,
老虎造型取其為百獸之王,可以驅邪,做成公雞則是因為雞會吃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