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-01-16  點閱數 (22390)

姜子牙,人稱姜太公,是封神演義中重要的角色,姜太公封神的故事其實在民間早已廣泛流傳,那為什麼元始天尊會選姜太公去封神呢?一起來瞧瞧姜太公封神典故傳說吧!

姜太公封神典故傳說-姜太公簡介篇

姜太公封神典故傳說-姜太公簡介篇

呂尚,姜姓,呂氏,名尚,一說名望,字尚父,一說字子牙,也稱「姜太公」、「姜子牙」,唐初的武廟,因呂尚善於用兵,而主祀之為戰神或兵主。 呂尚,殷商末年東海上(今山東省莒縣東呂鄉)人,周文王拜姜尚為師。周文王曾對呂尚說:「自吾先君太公曰『當有聖人適周,周以興』。子真是邪?吾太公望子久矣。」,故後人尊稱呂尚為姜太公、太公望。  

姜子牙在商朝時當過小官,商末民不聊生,紂王暴政年年,姜子牙辭官離開商都朝歌,隱居於蟠溪峽。據説曾在磁泉邊以長桿、短線、直勾、背身的奇妙方式釣魚,因而有「姜太公釣魚-願者上鉤」之説法。  

姜太公封神典故傳說-封神故事篇

姜太公人人誇稱心地善良、心術正;傳說姜太公當年曾上山拜師,修行三千多年,而未修得正果。爾後姜太公求元始天尊拜師求道,元始天尊一開始並不理睬,最後被姜太公堅定拜師求道心意感動,便收姜太公為弟子,傳與真道。元始天尊有十二個弟子,卻只選中姜太公封神,便說明了元始天尊對姜太公非常的信任。